返回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网站分类
栏目推荐
实用工具
热门标签
子分类:
创奇学院 >SEO >服务器 » 正文

腾讯云服务器多少钱一年,十年“铸云”,天翼云敲开数字中国大门

服务器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服务器归档 最新发布 网站地图


初秋时节,芦苇轻摇,白洋淀里烟波浩淼,金湖公园水城交融,远处,塔吊林立,一片繁忙中,城市的天际线正细细被描绘。这是雄安新区最好的季节,也是一座“未来之城”智慧画卷徐徐展开之际。

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透露,“雄安云”已基本建成。截至今年7月,新区共有136个业务系统、4305项政务服务、360项便民应用“上云”,所有政务系统全部统一在这朵“云”上,一座“数字雄安”正在拔节而起。

天翼云是这朵“云”的承载者。对于十岁的它而言,为这座城市“千年大计”打造最坚实数字底座的历程,恰恰是自己十年“铸云之路”的一个缩影:开始一无所有,此后奋楫笃行,如今初尝硕果。

8月3日,《人民日报》发文,天翼云作为“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案例被点赞,文章指出,天翼云作为国云框架基本成型。

从垂直领域的“隐形冠军”到打造城市级云网,从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到国家基础公有云平台底座,翻开“十年记翼”,成功的秘诀只有八个字:自主研发、科技创新。

嬗变:从商业至开源

广小明依然记得2013年的那次内蒙之行:一片荒芜的戈壁滩上,孤零零耸立着两栋楼,除了飞鸟,似乎再难看到什么活着的生物,半年多的时间里,30多人在这里近乎与世隔绝。那是天翼云第一次“嬗变”,从商业系统切换至开源系统。

从2006年谷歌前 CEO 埃里克·施密特第一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开始,全球便进入“风起云涌”时代。2009年,中国电信发布翼云计划,初步探索云计算的战略部署和技术研发,2012年,天翼云科技的前身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正式成立,国内首家运营商级的云计算公司就此诞生。

如今已是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的广小明,早在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任职时,便开始研究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并第一时间加入了云计算分公司筹备组。

天翼云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广小明


全球云时代初期,亚马逊AWS的成功,推动公有云成为全球云服务商的主流发展方向:主机虚拟化后形成资源池,是国内刚刚起步的诸多云服务商在1.0阶段的必经之路。

广小明敏锐地看到,公有云极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开发者使用IDC资源的门槛,而这些开发者的大规模发展,才是云服务商价值的真正体现。然而,无论阿里云还是天翼云,在完成初步云建设之后,都陷入同一个陷阱:直接采用国外的商用系统成本太高,与公有云服务追求的高性价比有着天然矛盾,而解决之路只有一条:开源。

彼时,开源与闭源之争还未有结论,放弃成熟的商业系统,全面拥抱开源,是一个需要极大勇气的挑战。

“这事在办公室里根本争论不出结果,只有不停地测试、论证,才能找到真正的可行之道。”广小明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中国电信刚刚开始筹建的内蒙古和林格尔信息园区,在近乎“苦行僧”的环境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有一长串:当云的资源池集中之后,原来模块的存储和未来对象的存储如何有效地融合起来?哪些是热的数据?哪些是冷的?哪些是温的?怎样分布存储?

对于从通信转型云计算的工程师而言,回答这些问题是一个“克服自我惯性”的过程,基于IP的网络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而通信对于业务确定性却有着远高于一般行业的“执念”。

2014年,天翼云接到一个大单,某巨头将一项全球单体云存储最大的项目交给了中国电信。一个刚起步的云存储团队,技术积累、研发还在摸索中,而基于开源系统的方案要承接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对Deadline的焦虑、对技术不服输的动力等等复杂的情绪,交织在整个团队中。最终,项目成功实施,天翼云也因此跟上了全球云服务商技术发展的主流节奏。

此后经年,广小明已数不清天翼云团队来过多少次和林格尔信息园区,但与这座草原“数据明珠”一起变得繁茂的,是天翼云底层、存储、云管等系统的全面完善。

十年间,从早期商用系统到国外OpenStack开源系统,再到开源+自研的过渡阶段,直至2021年底,宣布进入4.0阶段,全面重构自研系统,实现一云多态、一云多芯、一张云网、一致架构、统一调度、统一运维,天翼云完成了一系列“嬗变”,成为全球第一的运营商云,位居中国公有云第一阵营,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


豹变:从“拿来主义”走向“自主可控”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今年5月17日,天翼云发布了七款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混合云一体机iStack、裸金属专属云、SD-WAN(尊享版)、云电脑(政企版)、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全新CDN产品和边缘云安全产品,这份“软硬兼施”的名单,是天翼云十年科技创新能力一次熠熠生辉的集中展示。

9月20日,国产开源社区openEuler宣布,截至 2022 年 8 月,天翼云于 2021 年发布基于欧拉的自研操作系统 CTyunOS,已完成天翼云公有云平台全业务适配,公有云内蒙等节点、一城一池、IT 上云等资源池完成了全场景业务无缝规模迁移 3 万套。这标志着运营商公有云首次实现全场景国产原生操作系统的适配。

从最基础的服务器硬件到服务器操作系统,再到云操作系统本身,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的自主可控。”天翼云科技研发一部副总经理杨鑫告诉《IT时报》记者。

2021年1月至今,杨鑫所在的研发一部人数增加了三倍,新增绝大部分是研发人员,另有部分产品测试、运维、方案、运营等专业方向人才。

某种程度上,这是天翼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一个横截面,因为,这也是天翼云进入自主可控,核心能力全栈自研的全新阶段。

软硬件自主可控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与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已经成为国内大型云服务商的共识,天翼云更是坚定的“自研派”。作为央企旗下的云服务商,对于“安全”二字,天翼云有着天然的敏感。

自2016年提出云网融合战略以来,“网信安全”是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逢会必讲的重要论点,“中国电信是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主力军”。

经过三年全力以赴,天翼云实现了全栈云核心关键技术的资源突破,从定制化芯片到整机、云操作系统、IaaS三套件(弹性计算、分布式存储、虚拟化网络)、PaaS中间件、DevOps平台,再到云数据库和CDN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全栈的自研技术栈体系。

中国电信自身便是天翼云的“最佳实践”,基于CloudOS4.0、TeleDB数据库等一系列天翼云自研平台及关键产品,中国电信创造了两年3000套IT系统上云的“腾云奇迹”,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家100%使用国产数据库的电信运营商和第一家百分百IT上云的央企


“豹变”的精髓在于成长,尤其要顺势而为,踏准时代的节奏。

今年上半年,广小明在拜访一些人工智能客户时发现,大模型、大算力成为这些公司聚焦的新关键,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用得起大模型。与当年公有云刚刚出现一样,性价比高的公共算力成为算力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

经过多年积累,天翼云已形成“2+4+31+X+O”资源布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算力覆盖能力,而现在要做的,是将算力价格降下来,因此,走入4.0阶段的天翼云,自研方向从软件为主逐渐向软硬协同过渡,从CPU为主的数据中心迈向CPU+GPU+DPU的智算中心。

广小明认为,要让算力成为大家可接受的算力资源,算力价格降下来,软硬件一体化自研是必经之路,而且可以实现云网融合的整体突破。目前,基于P4的可编程硬件网关、基于自研DPU的弹性裸金属等天翼云的软硬协同产品都实现了自研提供。

数据显示,2021年底,中国电信算力规模达到2.1EFLOPS,预计2022年底算力规模实现3.8EFLOPS,算力规模提升80%。

不久前,国内首个运营商级的“公共算力服务”在上海发布,天翼云是平台底座。企业无需投入算力建设,只要有算法有数据,就可以由中国电信提供算力资源和平台能力帮助运算,从而以高效率、低成本获得核心生产力,享受“东数西算”带来的数字发展红利。


创新:源自人才“磁场效应”

刚刚完成西藏防疫系统云端保障的天翼云工程师贾晓龙,今年年初从另一家云公司来到天翼云。“没想到央企里的工程师文化这么浓。”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多年的他,感觉自己对国有企业的刻板印象在天翼云被打破了。

2020年回归A股前夕,中国电信首次提出“新三型企业”概念,要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并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巨资。2022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电信在研发方面共投入57亿元,同比增长54.8%,招募研发人员较年初增长46%。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将提升到营收的4%,研发人员占比也将超过15%。

如果说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是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那么,关键技术能否被攻关成功,核心在于是否有足够的人才。

贾晓龙刚在拉萨打了一场“攻坚战”。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十几名天翼云专家集结在拉萨,紧急保障当地的云端防疫系统。初到拉萨的一周,他和同事几乎没挨过床边,7*24小时连轴转后,完成了系统的紧急切割。

同事们对项目的冲劲和对技术的执着,让贾晓龙“似曾相识”,却也处处有惊喜,“其实互联网公司也有部门墙,有时发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处理,但做这个项目时,无论哪个部门,我只要电话打过去,说自己是拉萨项目组的,马上就会收到热情的反馈,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帮我解决。”央企所特有的使命感,是他觉得在一个“不合常理”的D-day前,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根本原因。

2022年7月24日,靴子落地,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上,国资监管云正式启动,天翼云被明确为国云底座架构的建设者。“坚定不移成为国家基础公有云的运营者,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国资央企,将致力于打造开放协同、绿色安全、自主可控、高效可用的国家级基础公有云平台。”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大会上如是鼓励。


这让天翼云拥有了更加“致命的吸引力”。

“互联网公司在高速发展期囤积了大量高端人才,但有时难免会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有些人才感觉无用武之地。”杨鑫和很多来自大厂的同事聊过,大家基本形成的共识是,进入4.0阶段后,厚积薄发的天翼云将进入更长的红利期,对于曾经“吃”到第一波互联网红利的互联网人而言,这些都是看得到的“风口”。

如今的天翼云,人才“磁场效应”正不断增强,据广小明透露,公司研发队伍人数占比已经超过70%,新增人员中六成以上来自BAT、华为等大厂。同时,天翼云还吸引了大量高校优秀毕业生,并推出了专门针对应届生培养的“云翼计划”。

这些95后,甚至00后进入公司后,通过实战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杨鑫告诉《IT时报》记者,一名刚毕业三年的北大硕士研究生,如今带着七八个人的团队,已经是CloudOS4.0的核心研发骨干之一。

下一站:从城市级云网开始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作为国云底座的“铸造师”,天翼云另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来自城市云网。

今年5月,天翼云和上海电信联手,在上海展开了一场重塑城市数字化底座的网络革命:将普通宽带升级为云宽带,并推出具备固移融合、云网融合、IT/CT融合新型云网架构的上海智云网络,在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中实施“全城上云”,中国电信是第一个电信运营商,上海也成为天翼云打造“城市级云网”的试验田。

与其他云商不同,天翼云独一无二的优势在于云网融合,在于云边协同的云云互联,它可以构建一张用户至边缘云、边缘云至政务云等的直通“大内网”,极端情况下,即使骨干网出现异常,这张“大内网”也可以保证整座城市内的正常通信、上网需求。对一座城市而言,这无疑将带来极大安全感。

目前,天翼云拥有200万行业客户,全国20余个省级政务云平台、300余地市级政务云平台和1000余座共建智慧城市都选用了天翼云做底座。在不少垂直领域中,天翼云也是“隐形冠军”,以教育领域为例,目前,天翼云在各省、市、区县的教育云渗透率达到63%,覆盖2.9万所学校,视频安防项目市/县级渗透率超过30%。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成为城市的合伙人,用云的技术、数字经济的驱动力,参与城市建设,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杨鑫认为,天翼云的下一站,应该是打造成为包括城市智慧化应用在内的数字经济底座,各种生态伙伴都可以在这个底座上,用数字化工具打造自己想象中的未来。

那将是一幅“云端巨作”。当天翼云的下一个黄金十年序幕拉开时,每个人都将摆脱“重力”束缚,站在“云”端,敲开数字中国大门,在天空中擘画未来。

作者/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编辑/ 郝俊慧 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天翼云 上海电信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http://www.320g.com/
本文地址:http://www.320g.com/fwq/8359.html
考高分网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QQ交流群

和更多志同道合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干货资料!
创奇学院客服

扫一扫加客服微信

有疑问请咨询创奇学院微信号,在线为您解答!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320g.com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 创奇学院

ICP备案号:陇ICP备2020003353号